.
陈凯师

机甲女神【雨花国学】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第十二讲2)-台安雨花斋

【雨花国学】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第十二讲2)-台安雨花斋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讲
所以人与人相处,不能只谈对错谭氏官府菜,还得要体谅、理解,还得要交心啊。比方在家里,孩子给妈妈倒一杯水,他很高兴,妈妈口渴了,赶紧去倒一杯水。结果太匆忙了,啪,水杯掉地上了。这个时候妈妈一看那个玻璃杯摔坏了三国烽烟起,“多少钱你知不知道!”你看,“论人之非”,不是看价格。你假如是一个老板,员工把事情给做不好了,马上说,“花了多少钱,你知不知道?”员工可能是尽力做,只是没做好,是吧?所以我们假如只是批判那个行为错误,或者情绪出来了,可能对方那个善就会被我们给掩盖了隐隐约约造句。
我们想一想,一个孩子欢欢喜喜帮他妈妈倒一杯水,最后被骂得狗血淋头,他下一次倒水都会发抖,会不会?请问他有没有学到经验?没有,只学到恐惧。这样的情况,两次三次以后,他就不敢再帮妈妈做事了。所以孩子跟我们不亲,都有原因的啊。可能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都太过严苛,没有去体谅孩子的心,跟他交心。纵使他做错了,你都能够很温柔地去对待,做错的人会觉得更惭愧啊。
所以今天假如孩子倒茶翻一地了,妈妈马上讲,“来来,不慌不慌,赶紧收拾好”,跟着孩子一起把玻璃扫一扫,扫好了,然后跟孩子讲:“儿子啊,你能体谅妈妈口渴,这个孝心很难得。但从这一件事情,我们下次也要学到,做一件事,还要‘步从容,立端正’,是吧?‘事勿忙,忙多错’,‘执虚器,如执盈’。”一段话讲完,孩子觉得被理解了。
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被理解的时候?一个人被理解的时候,当下身心是什么感受?有一股能量,好像潜力就在被理解当中发出来了,是吧?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看到老师拿着作业本,我赶快冲过去,“老师,我帮你拿力王有几部。”老师摸着我的头,“好乖哦。”哇,能量就来了,被理解、被肯定、被信任了。
而当下,这个孩子除了被理解以外,他又学到很重要的做事态度。我相信,妈妈不责备他,他会觉得妈妈很有修养。这个时候妈妈讲的话,他会更加地重视。就是说,父母也好、长辈也好,在孩子的心目当中,你愈有德行,讲的话他们就愈珍惜,这是必然的超星舰队。
所以,李炳南师公曾经讲过一段话,也是非常好的教诲,“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默守;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人家有不好,我们还批评,错上加错:一来没规劝,二来还批评,批评之后还形成团体对立,都是意气用事。所以,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这很有味道哦,他有错为什么不讲话?因为他对你信任还不够啊重征娱乐圈,人微言轻,时机还没到。而守默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对我们的信任,这个时候就是德啊,你要有德行,你在团体里面都是主动付出,人家就容易信任我们。而人家信任我们,我们不是去爱慕这个信任,而是通过这个信任更好地去帮助对方,更好地去珍惜彼此的缘分。
很多人希望别人信任自己陆苹,到最后人家一不信任他爱国奉献歌,他就难受,就睡不着觉。这又变成虚荣心了。我们为什么要人家信任?要用这一份信任去利益对方刘霓娜,不是强求别人信任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真的,一个人太强求别人信任,一遇到别人不信任,他的心情就大起大落,心都定不下来。所以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一个人要让所有的人都认同你,谈何容易!
再一点,“见人错事密春雷,不指责,要协助”。这都是厚道,不刻薄啊。我们看,就像刚刚举的,这个孩子倒茶已经翻了,玻璃杯已经摔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当下要去好好处理,同心协力收拾好,既往不咎快乐的跳吧。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还在那里骂,对谁有帮助?既然对任何人都没帮助,干吗还做?可是我们往往情绪化,人家已经错了,现在骂,过两天再骂杜国楹,每个礼拜再复习一次。到最后,人家觉得自己虽然错了,但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提以前的错,没几个人受得了。最后人家恼羞成怒了,受不了了。总要厚道、包容,不指责,先协助。当别人做错了,我们还在那里协助,感人至深啊!有时候,你去协助,不批评,反而当事人更觉得惭愧,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好,这是别人做错了,“不可徒泥其迹”,应该体谅他当时的心是善意的。
“取人之善”,肯定、赞叹别人的善行,“当据其迹”,就赞叹他善的行为就好了,“不必深究其心”。他只要是善行流露出来了,最起码对社会能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姚启凤但是假如我们看到人家做好事了,然后我们道理又懂得比较多,就在背后讲了,“虽然他在做善事,我告诉你,他都是爱慕虚荣的啦,他十六个字都没有放下,他自私自利没放下,贪嗔痴慢没放下。”人家做个好事,你又把人家批评到这种程度,就见不得人好,又失厚道了。机甲女神所以,“不必深究其心”。今天人家行善了,慢慢他的善也会愈来愈流露嘛,不要苛刻、要求人太高。所以总要时时提醒自己处世的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好。
所以这里又提醒我们,不要在背后议论人,这就有失厚道。背后议论,被我们议论的人知道了,常有刻骨之痛,可能终生都不能释怀。尤其在讲人家的坏话华华丹,对方在门口听到了,然后你一讲完,一开门刚好看到他,这就很麻烦了。所以人的言语真的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寻堡奇遇,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厚道。
我们其实在上一次就谈到,一个求学的人容易有两个严重的毛病。第一,“事后论人”。我们复习一下,这也是有失厚道。第二,“局外论人”。我们懂点道理了,就用高标准要求别人,或者我们有些经验了,就容易老王卖瓜了。“哪有那么难,我来的话,两三下清洁溜溜了。”所以,事后论人,常常“每将智者”,挺有智慧的人,把他论得很愚昧;“每将难事”,其实事情是很有难度的,然后我们在那里事后、局外议论,每将难事论得极容易。
我们感受一下,难的事情我们谈起来好像很简单,人家真正在做事的人听了几次以后,还愿不愿意做啊?做这些不求报酬的事,你还批评一大堆,“算了算了,我不做了。”人家做善事,都是无私地付出,总要肯定啊,我们还在旁边批评一大堆,就不是很妥当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论人论成这个样子呢漂亮女局长?往往都是心地当中不忠不恕的态度才会造成。这个“不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到整个团体里面去,我是我,团体是团体。假如放进团体里面,我们就有一个态度:怎么让团体更好,怎么让每个人更好,这叫忠。有这种心态冉建新,不会轻易去批评当前团体所存在的问题,他要去想怎么帮助。这也是我们人生一个很重要的态度。我们不管遇到什么缘分都想着:我能给这个团体什么。我们不是来批评的,我们是来贡献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啊!有这个态度的时候,任何团体的情况,我们不会卷入是非,只会化解是非。
再来,就是“不恕”,不能够如其心,不能宽恕、不能体谅、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的困难。所以我们的言语事实上还是心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