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良田高拍仪【非虚构创作】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去找了趟“诗和远方”-报刊文摘

【非虚构创作】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去找了趟“诗和远方”-报刊文摘
二零一四年九月初良田高拍仪,我上大四,学校坐落在当年关羽镇守的荆州。由于学校安排课程少,几乎有一半儿同学都已离校实习或者考研,实在是百无聊赖,便每周绕着离校园不远的千年古城墙跑圈,一圈十公里左右,跑或者走都行,哪怕是爬,必须完成自己预定的路程。整圈城墙有六扇城门,每扇门之间的距离是不等的,凡是城门周围便相对繁华,有用老式剃刀剃头的、下象棋的、卖棉花糖的、唱戏的(我真的亲眼看到他们搭起简陋的戏台唱戏),更多的人是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坐在花坛的边缘,等着热闹散去,然后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杂草,牵着孙子,或者同样慵懒的一只狗,回家吃饭。
那是真正迷茫的岁月,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只能“走过去瞧”。
在那个学期之前,我刚刚结束在浙东一个无名小镇的“闭关写作”。
暑期来临之前,我百无聊赖地在豆瓣上翻来翻去,偶然间在豆瓣同城频道上点开了一个专门提供WWOOF义工旅行的页面,在看完页面内容之后,大致了解到“WWOOF”的含义,基本就是有机农场主需要密集的手工劳动者而又不愿意花钱请更多人手,穷得没地方去而想法又比较多的部分青年男女想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但又苦于囊中羞涩,空有一膀子力气,于是成立了这样一个组织,让青年男女通过劳动交流农业和民俗文化的深度知识,认识各种朋友。
好像和我关系不大。就在我准备关掉这个页面的时候,我又发现了这个小站发起的另外一个活动——艺术家驻村创作计划张道仙。此创作计划是承接前面的“义工旅行”活动,但是方式略有区别,它的区别在于“创作计划”需要缴纳500元/月的生活费,但是同时你也拥有了跟“义工”不一样的特权——不用干活。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此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翻来翻去是在找它。虽然我算不上是什么艺术家,但是因为大学的时候已经在某些名声还不错的纯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些许小说,还获得了一两项叫得上名字的文学奖项,姑且厚着脸皮也就把自己归于小说家的幼儿园阶段吧。于是说干就干,即刻便给活动的发起者Daniel发了豆油,当然,将自己已有的“创作成果”罗列了一遍,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当天晚上我就把路线、钱和时间计划都准备好了,先坐十六个小时的火车,然后是乡间公交车一小时,然后是随便叫个什么车半小时。出发前,我打电话告诉妈妈,我找到了一个浙江的实习单位。我在背包里当然也带了书,不过只有一本,《瓦尔登湖》。这么一说,你大概就明白了我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到那个相隔千里而且一无熟人的地方。
因为出发匆促,也为了节约钱,我买了最慢的火车,而且是硬座,这是我第一次坐车次前面既没有加K,T,也没有G,D的火车。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计划的十六个小时延迟到接近二十个小时。在火车上,我的脑子不断回闪着周云蓬的名篇《绿皮火车》里面的情景,竖起耳朵,前后左右一个一个台听下来狂花凋落,还是蛮有意思的,唯一遗憾的是没见识到他所描述的“头发是可以踩的”盛况。
在折腾了接近二十四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赶到了这个叫“蓝莓庄园”的地方。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失望了,眼前压根儿就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二层小楼房,虽然看起来还挺新的,但跟我想象中的的样子实在差别甚巨孑孓怎么读。唯一能跟我网上看到的那个地方相联系起来的就是挂在大门上的刻有褐黑色“蓝莓庄园”四个大字的木质牌匾。就在我傻傻研究牌匾上的字是哪种书法形式的时候,一个穿得松松垮垮的不修边幅的三四十岁黑胖男人朝我走过。
你好,我是Daniel漫客小说绘。
我以为他会跟我握手,或是也听我报一下自己的名字,但是没有,是我多想了。介绍完自己之后他压根儿就没理我,径直帮我往门里拖我的箱子,我看到他是打着赤脚的,心想,这个男人果然有点儿意思。看豆瓣上的自我简介,他毕业于国内最出名的那所艺术学校的油画专业,然后在深圳的一个外企呆了多年,干到了管理层,然后毅然选择回家种田,哦不,是开垦了一片地种蓝莓。
放下行李我便被Daniel带到了餐桌上,原来他们正在吃午饭。餐桌上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女生,看起来二十四五岁上下,比我大一点儿。她笑着站起来,说等了我半天了,还以为路上出了什么事,并自我介绍说她叫“璐姐”。说着起身帮我拿碗,她穿着一条“丽江式样”的长裙子。说是午餐,伙食看起来不怎么样,下饭的就只有一碗蒸熟的土豆块,但味道还不错,好像是先腌过的,挺入味儿。
吃完午饭后,Daniel给了我一把钥匙,让璐姐领我去住的地方。
一路上,两个年轻人就好说话一些。我问璐姐在这儿呆了多久,她笑嘻嘻地说呆一阵离开一阵,前前后后有两三年了。一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大概四五分钟后我们开始往一个村子里面走,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放眼望去,要么是黄泥筑成要么是经年的木质小房子,道路两旁的山墙也是用原始的大石块堆积起来,显示出一种古朴苍凉之美。可能是因为时值盛夏,周围环境异常安静,村子里似乎也没什么人居住。
诺,前面那个院子就是,璐姐指着我们左手边的一个小院子。
穿过一条小小的过道进到院子中间,眼前是两栋并排的小木楼,楼前有四根合抱的木柱子,看那柱子的纹理和颜色,该是有不少年了。我心里一阵窃喜,这不正是我矫情地想要寻找的体验生活之处吗。
这一整栋都是你的了。璐姐从抽屉里取出蚊香和火柴递给我,二楼环境要好一点儿,之前有个画画的人,住在二楼,可以去看看。每天早上7点吃早饭,中午11点半吃午饭,6点吃晚饭,可别来迟了哦,Daniel会都吃完的。璐姐笑着说。
我笑着点点头,看着璐姐慢悠悠地飘出了屋子。
二楼的确算得上是一个舒适之所,有临窗的宽大写字台和椅子,还有单人床和衣柜,一切都是木的,旧的,是被人使用多年后变得老旧的那种旧,我喜欢这里。想着接下来的日子可以呆在这样一个理想之所搞点儿想象中的“创作”,心神俱安。当天下午我就开始阅读《瓦尔登湖》来。

(我拍的景色,还矫情地发了朋友圈,配文“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
我一个人住在这样一栋两层的小木楼里,到饭点便花七八分钟走到不远处Daniel所在的楼房吃饭,吃完饭便回到小木楼。若是碰到天气凉爽,便一个人探险般走到屋后的“森林公园”中。林木青葱,大尾巴松鼠旁若无人地在银杏树间嬉戏,阵阵清风吹来,我时常在半山的石子棋盘上睡一觉。

(山上银杏树结的果子)
刚去的那些天我虽然没怎么干活,可也没闲着。璐姐每天都很忙,做手工肥皂,除草,浇水,还要摘猕猴桃,蓝莓,采集各类山野水果和红豆杉,用以蒸馏一种叫“纯露”的东西。听她说Daniel的网店里这个东西卖得很好,低浓度的用来搽脸,高浓度的可以直接饮用,可美容养颜。我总是在吃午饭的时候问璐姐下午干什么活儿,要是做手工肥皂和纯露,我就要回我的小屋“搞创作”去了,要是去摘蓝莓和猕猴桃,嘿嘿,我倒是可以帮得上忙。

(庄园景色)
某日傍晚,我和璐姐在Daniel的小楼前坐在凉椅上吃着冰西瓜乘凉,一个穿白碎花裙子的女孩儿走过来紧紧抱住璐姐,说她昨晚翻山越岭去了很远的一个地方听古戏,戏词她一句也没听懂,但是能感觉得到,很悲,她说她哭得很厉害。本来白天就要来找璐姐的,但是因为熬了夜精神不好,躺了一整天,现在才出门的。她提议我们去半山腰的木阁楼上看星星。
我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儿施笑朔,她的言行举止均像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要么是在演电视剧,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具有某种演绎的成分,像一出戏。月亮慢慢升了起来,我们仨开始爬Daniel种着蓝莓的那座山。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间木屋。因为璐姐之前跟我提过,说这里是Daniel的工作间,他平常没什么事都会呆在这里画画,或者练气功,说是荒野里的“气”不一样。Daniel有一次还随口提起他未来的规划,说计划在眼前的这座山建十所阁楼,专门供艺术家创作用。他知道我想写小说,还特地提到了著名作家王朔好像是跟他联系了,也想来这里建座木屋。
我们三人似乎特别有默契,盘腿坐在地板上静静地看着头顶的星星,没有人说话,似乎语言在这时是多余的,而我连白裙子女孩儿叫什么都不知道呢。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是谁先挑的话头,聊起Daniel来,说他经历特别丰富,之前还出过家,璐姐说她前两天听到Daniel的爸妈过来拿农具,顺便催他去见见谁,好像是在替他物色相亲的对象。而白裙子女孩说他在上大三,学校在一江之隔的浙西,他基本上把全国可以玩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一个人,和璐姐是两年前就认识的,还一起住了一个多月。璐姐也讲了许多她一个人出去旅行的故事。我先是饶有兴趣地听着,越听越觉得悲哀,为自己感到悲哀,跟她们相比,我像是没活过一样。就在这样的悲哀中,三人不知不觉地渡过了一晚上她的二三事。

(图中可见远处的小木屋)
第二天醒来,阁楼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昨晚那个女孩是谁啊,我问璐姐。
小雪。清早就走了,村里去县上只有早上5点钟的一趟车。
哦。
两个月的时间眨眼间就到了,临走前晚,Daniel邀请我和璐姐去他爸妈家里做客。说实话,国内的风景区我去过一些,各种样式的山水也见过一点儿,但Daniel家里的风景还是震了我一下。门前是沿着山形而下的潺潺溪水,肉眼望去,小溪清澈见底,鱼虾自由自在遨游期间丹尼斯里奇,远处是竹林陆子艺图片,高大茂盛的竹林一直延伸到视野的最远处,崔心心很像《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和玉娇龙打斗的那片竹林。Daniel家里的房子也是很具设计感的独栋别墅,二楼有一个大大的露台,看起来很是舒服。
Daniel的爸妈十分热情,一道道介绍满满一桌子的本地菜,宁波三臭,梅子酒……一大桌子我没吃过的菜,我和璐姐都很高兴,都喝得晕乎乎的。
第二天便是离开的日子,拖着箱子走过每日穿过的那座木桥的时候死亡特训 ,我特意看了看木桥下面的水草陈至恺,跟来时相比,早已茂盛了不知多少倍。几个大妈在河里洗衣服,甚是热闹,又似乎觉得自己仅是经过,并未认识这里的任何一个人。
四年过去了,前几天上大二的堂妹告诉我,她们马上要放暑假了,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我告诉她,一个人出去走走吧。
我想起学生生涯的那最后一个暑假,我很怀恋它。
【作者简介】马亿,生于1992年,湖北浠水人,现居北京。小说发表于《天涯》《作家》《作品》《广州文艺》《山花》《野草》《青年文学》等杂志,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等选载,获《人民文学》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
我们期待你的好故事
如果你有亲身经历的好故事,感怀于心上古神虫,不吐不快,愿意分享给大家,请给我们来稿。在这里,有45万微信粉丝和百万纸媒读者虎扑鞋柜,可以和你一起欢笑节约每一滴水,一起哭泣。
写作要求:非虚构,真情实感,文字好,有力量。一经采用,将视同您授予报刊文摘编辑部版权。我们将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baokanwenzhai@126.com
如在其他微信号原创首发,请给本号(ID:baokanwenzhai)开白名单。
请在邮件题目注明【非虚构故事征稿】并留下您的真实姓名+能收到汇款单的联系地址+邮编+联系手机。
来稿众多,编辑可能来不及回复,10个工作日后未收到回复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