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罗星汉【静读时光】困厄是磨练,不是毁灭——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调皮的思想者

【静读时光】困厄是磨练,丁秋星不是毁灭——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调皮的思想者
点 击 上 面“调皮的思想者”,关 注 公 众 号

文 / 深水阳光
作为一个历史名人,曾国藩身上有很耀眼的光环,但是隔着重重的历史迷雾,我看得到光环却看不清他的面目,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背后的艰辛与努力。直到读张宏杰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看他将曾国藩的一生掰开了,揉碎了写,将其首先还原到一个普通人,才明白原来他不是让人望尘莫及的天才,也不是从开始就叱咤官场的风云人物。
书里写他中等的资质,中等的智商,写他一生中遭遇到的种种嘲笑,困厄,再看他从困厄中突围,在挫折中成长,自我升华,自我完善,终于达到一个让后世叹为观止的高度。这样一个角度,更微观、更具体、更真实,这样一个过程天黑黑简谱,拉近了读者与他的距离,更容易接受,甚至与自己对比,从而在对比中生发出细微的感受夏天的滋味。
在张宏杰的书里,曾国藩首先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而且在他的家族里,不只是他自己资质平庸,虽然他的祖父为全家定下了读书取士的发展总战略,但是从父亲曾麟书到家里的所有兄弟,在读书这条路上都没有显露出非凡的天分。曾国藩二十一岁时第六次参加秀才考试,考前做足了功夫的他,自认为考得不错,结果发榜之日,却被学台悬牌(发布公告)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未入围秀才但成绩尚好者)注册。
这样一次公开的批责在青年曾国藩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认为是自己平生所受五大耻辱之一。然而,面对耻辱,曾国藩的反应不是颓废、不是一蹶不振,不服输的曾国藩反而被激发出了一股狠劲儿,闭门不出,咬紧牙关发愤苦读。曾国藩的坚持赢得了他与命运第一场较量的胜利,“悬牌批责”的耻辱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让他终于“学通了”,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转年,他第七次参加考试中了秀才,又一年,中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两个词的区别。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曾国藩李维康简历。故事里说他领军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屡屡失败,但是在给朝廷的奏章里却将词语前后顺序颠倒了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反而表现出了曾国藩的不屈不挠。虽然不知道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当时我们在心里却全都嘲笑曾的狡猾。
直到读过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之后,才明白“屡败屡战”这四个字用在曾国藩身上不是贬义,他的经历真的可以用“屡败屡战”来形容,而他的顽强与坚毅的品格,也全都概括在了这四个字里。人生不是童话,没有“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样一劳永逸的结局。“中进士、点翰林”,只是他人生第一个回合的完美收官,而他漫长的官场人生才刚刚启幕。
曾国藩收拾行装去京城赴任张义潮,成为一名“京官儿”,十年间他七次升迁,官儿做得顺风顺水,但是与表面的风光不相衬的是他内心的煎熬。曾国藩是个有追求、有想法的人,既然为官就想有所作为,为他服务的满清王朝,为泱泱大国的普通百姓,或许可以说每个人踏上仕途之初都是有想法的,但不同的是曾国藩始终坚持自己,而大部分人则是被那个无所作为的官场同化了。
晚清的政治局势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外,崛起的众列强虎视眈眈;对内,水深火热中的民间发酵着一场巨变。但是放眼大清朝堂,似乎只有曾国藩忧心忡忡,而其他的官老爷照旧歌舞升平、安之若素矢吹健太朗。曾国藩想要有所作为,却发现即使升到如今副部长的级别,仍旧办不了自己想办的事,那个头衔,不过是一个更高级的笼子。
曾国藩像个愤青一样耿直,又不似愤青只是发表言论没有实际行动罗星汉,他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一心一意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积极的上疏建言,力陈官场的种种不良风气,甚至惊世骇俗地去批评年轻的咸丰皇帝。然而没有人看到曾国藩的忠诚、焦虑和努力,在同僚眼中他是一个异类,被大家耻笑与排斥,在皇帝心中也根本不讨喜。“画图甚陋”被嘲笑,批评皇帝被忌恨,刚直不阿被唾骂,一路走来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伴随着耻辱与困厄,但他不改初心,依旧我行我素,以一己之力与整个官场做着抗衡,虽然屡屡失败,却始终没有被同化。
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在去江西担任乡试正考官的路上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当即回乡奔丧,结束了十四年的京官生涯。到第二年,太平军挥师北上,湖南纷纷陷落无赖布鲁斯,在籍的曾国藩收到皇帝的紧急命令,帮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保卫乡里。
在京城憋闷了很久的曾国藩终于等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万沛鑫。太平军虽然已经到了湖北,湖南各地形势却依旧严峻,会党、土匪横行,曾一到长沙就设立了“审案局”,轰轰烈烈地开始治理匪患。乱世用重典,曾国藩审案不参照法律,不需要证据,稍加讯问立即结案,四个月内审案局“计斩决之犯一百零四名,立毙杖下者二名,鉴毙狱中者三十一名”。曾国藩的恐怖政策严重打击了各地土匪,社会治安迅速好转。治安好了,曾国藩自己的麻烦也来了,作为一名在籍官员,他不像其他在籍官员一样,或是做做样子,或是借机敛财,他不贪财,不要利,不仅触犯了官场潜规则,还动了别人的权利蛋糕。
对于其中的厉害关系,曾国藩并非不懂,只是不愿再忍耐退让。不仅如此,痛恨军队习气的他还开始自己练兵,组建湘军,“赤地立新”。曾国藩让绿营军与自己组建的湘军一起会操,一起听他训话,还处置了长沙副将清德。他一心想要改变军队的面貌,却不想以在籍官员的身份插手军队事务严重侵害了当地官员的利益。
于是,借着绿营军与湘军兵士闹事的由头,湖南提督鲍起豹故意将闹事的绿营军兵士交给曾处置,而后纵容、鼓动军士闹事,使得军士武装攻击曾的临时公馆,曾的几名随从被打伤,他自己也差点挨刀。曾国藩夺门而逃,向与自己一墙之隔的巡抚骆秉章叩门求救,骆看着差不多了才施施然开门出来,但是好言劝慰了闹事的兵士后,竟对曾国藩不闻不问。

悬牌批责,画图被讽,批评皇帝,这些与兵痞闹事相比,实在不值一提,曾国藩遭到这样的耻辱,不仅全湖南的官员看他的笑话,甚至整个大清也都在看他笑话。曾国藩想了很久,最终却决定“打脱牙和血吞”。没有辩解、没有陈述,曾国藩带着自己的湘军去了衡阳,不争一日之短长,练一支劲旅给世人看看。到了衡阳,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衡阳练兵之路太难了。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名正言顺的实权、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帮助,更重要的是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军饷来源。
但是长沙之辱就像一根刺,让他在每每想要退缩的时候,被刺得血肉模糊,在疼痛中清醒,在疼痛中激发出斗志,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中,曾国藩的湘军一天天有了规模。咸丰四年四月的湘潭之战中,曾的湘军以少胜多,十战十捷,歼灭太平军万余人,创造了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
湘军打出名之后,咸丰命曾国藩出省到江西作战,到了江西的曾国藩却处处受到当地官员的刁难,而他却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仍旧是在籍京官儿,处处受气,处处被掣肘。除此,更让曾国藩伤心的是他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却遭到了皇帝的猜忌。
曾国藩举步维艰,在万分痛苦中,接到了父亲的讣告。他立即上书,并不等咸丰同意就自己抛下军队回了湖南老家。皇帝催他立刻返回军中,而曾国藩就借机将自己在江西遭到的种种刁难一股脑儿向皇帝倾诉了一遍,并表明立场如果想要他出山,就给他督抚之权。曾想着将自己的委屈说清楚皇帝一定会予以支持,可是咸丰眼见太平军的气势不如从前,便与曾国藩较上了劲,竟然顺水推舟,允他回乡守制。这一次不用传,曾国藩真的成了天下的笑柄。他的部下纷纷因军功而飞黄腾达,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却什么都没有。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的确是一腔热血满腹忠诚,但他更多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睥睨朝堂,与整个体制做着抗衡,终被刺得鲜血淋漓。仔细想想,其实有些时候,正义与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们一方面赋予人激情与力量,一方面给人严重的心理暗示:在此立场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自己的缺点,别人的建议全都视而不见。
如果曾国藩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没有后来的成就,更没有后人对他的尊崇。就在被皇帝冷落、被官场众人嘲笑而蛰伏的一年多里,在经历了暴躁、苦闷之后,曾国藩渐渐平静,他开始以平和的心态回顾、反思、自省,终于领悟到“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天下之至柔者,驰骋天下之至坚”。也就是说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的人。有了这次打击,有了这次打击后的领悟,到曾国藩再次出山,才迎来了属于他的辉煌时代。

三千多字的篇幅,只是写了我读这本书第一部分的感动与思考。我喜欢这本书,喜欢这个清朝的老人家,因为他能带给我力量东风铁甲。人生多艰,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也都曾经迷茫过、沮丧过。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天所设计的种种困厄不是毁灭,而是磨练。
而我们需要的,是在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时,有再坚持一下的勇气;在我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有向内自省的魄力韩娱霸者,唯此蒋昌健,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本期编辑:童言
投稿邮箱:362473932@qq.com,注明“投稿”
长按并识别下面二维码尹北琛,关注公众号“调皮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