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爱华学院【雄安特色产业】探访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雄州文化故事

【雄安特色产业】探访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雄州文化故事

编者按
雄安新区的雄县于2014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全国独此一家。本文笔者亲赴雄县仿古石雕产业聚集地,探访文化、企业名人,获得第一手资料,带您穿梭时光,一起探究该产业的起源、兴起、发展前景及文化底蕴。
本文5166字拂晓神剑,小编读了8分钟。
雄安新区雄县,古称雄州,在历史上是军事重镇,三关要地,一方名城。同时也是北宋政府与辽国通商的官办榷(què)场所在地。起初榷场只交易生活必须品,李允则主政雄州时,开放了珍玩、香药、犀象、茶叶等互市,仅雄州榷场一年收入就高于北宋给辽国的岁币。从那时起,各种珍玩就与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4年,雄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就全国而言,“石雕之乡”为数不少,加以“仿古”就凤毛麟角了,冠以“中国”二字说明全国独此一家。这或许成为雄安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雄县张岗乡地处平原远离山区,却与石头打上了交道,而且还形成了一个产业,成规模的仿古石雕企业近百家澧县一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的店铺摊点有200多个,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还销往北美、西欧、南韩、日本,年产值3.5亿元。全乡从业人员2000余人,与之相关的服务运输人员1000余人,充分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获得民间美术大师称号的就有十几人,这在其他行业是少见的。
这一行业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其成因、发展、前景,对未来雄安新区的影响,以及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度都值得研究。“雄安记忆摄制组”一行5人深入张岗乡一探究竟。
探究成因
关于仿古石雕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咱一个一个的说说。
一说源于古玩市场。
说这事就得扯得远点,先说说古玩市场的形成发展。
张岗村的李继英跟外贸公司有关系,早在1978年,他就收购一些瓷器交到外贸,利润很可观。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更多的人跟风效仿,骑着“大水管”自行车沿街吆喝“有老瓷的卖!”,简称“喝老瓷”。那时候散落在民间的瓷器很多,常常满载而归,大把大把地赚票子,逐渐张岗四个村,周边几个村的人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开始注重宋瓷,明清瓷,不要民国瓷,后来民国瓷也成了稀缺宝贝,就扩展到各种古玩木器,古书字画,珠宝玉器等。起初在附近及周边县市收,附近收绝了,就转到外省,坐火车去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收,从业者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1985年,某人把收来的瓷器摆在自家门口,意在“显摆”、炫耀。不料引来多人仿效,每天下午纷纷在门口、街头摆放,整条小街都摆满了,那时,还不兴买卖,人们主要是围观、鉴别、品评、估价,随着发展亦买亦卖,逐步形成了集市,后来张岗乡政府因势利导扩展成古玩市场。2007年引起雄县县政府重视,将市场迁到县城。因名声鹊起,全国各地的玩家、爱好者、收藏家纷纷涌来,收藏家马未都,著名相声大师马季都曾来雄县选购。还需要说明一点,由于雄县人常在北京潘家园附近的小树林里交易古物,久而久之形成小市场,再后来建成了潘家园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的崛起也培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大量人才,如鉴评行家,修复行家等,也出现了仿古瓷器,木雕,竹雕,角雕,铸铜等专业人才。特别是仿古石雕人才济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产业、规模大大超过了古玩业,进而成为一个新的行业。
另一个说法源于修复文物。
张岗四个村较早搞仿古石雕的是李凤山。问起他的经历,他说了一件事。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凤山收了一件古石雕工艺品,是并立的两尊菩萨,其中一尊缺了上半身,另一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扔了实在可惜,就找人修复,一个年轻的工匠刻意雕琢,修复得非常完美。美中不足欧拉线,新旧对比,黑白分明。凤山不甘心,试着做旧,烟熏火燎,电击油烧,斧锛砂磨,漆涂色染,十八般兵刃苦刑用遍,终于恢复如旧,此事把他引上了仿古石雕之路。

还有个说法是源于造旧。
上世纪末全国掀起一股收藏热,古物显得弥足珍贵,也就引发了器物造旧戏子无情。各种材质都有人试验,纸质的、木质的、竹质、乃至铜铁质的都能做旧,于是有人也研究石质材料造旧。当然石质材料不比其他,质地坚硬,不易着色,但聪明的张岗人各自秘密攻关,皆有所成。开始出售时,不那么正大光明,遮遮掩掩,含糊其辞,更不敢理直气壮火海凌云,有句话叫“我当新的卖,你当古的买”,一旦较起真儿来,我是按新货的价格出售的,对方也无可非议。
说到这儿有段趣事:有位老兄造旧了一批石雕(那时还没有仿古石雕的提法)弄到北京某市场出售,多日无人问津。这天来了一老外,见到后面露喜色,指着石雕:“这个我要了”“这个我要了”,最后手一画圈儿:“这一片我全要了”,立马掏钱结账,随后又索要手机号。这老兄既惊喜又忐忑,深怕人家反悔退货,到手的钱财飞了,给了一个假号,摊位也不要了,跑回家闭门藏匿六度地狱。老外的货很快出售,便急着再购一批,找到摊位那儿,不见人影儿,打电话是空号,既着急又纳闷儿。寻遍了北京周边的山山岭岭,杳无音信,又在南方几省苦苦寻访,也是泥牛入海,万万没想到这东西出在平原,最后终于访到雄县张岗村。当然,生意被别人接了,那老外买了一批又一批,那老兄听说了差点没后悔死。
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仿古石雕大有市场,另一方面说明我们自己底气不足定位不准。为“仿古”的正名也就显得特别必要。
总之以上各方面的原因促成了雄县仿古石雕业的形成。
为“仿古”正名
对此乡,县领导多次研究,探讨,走访,聘请有关专家。
2014年峰回路转。在雄县政府组织的,仿古石雕之乡专家评审会上,著名专家郑一民主席说:“今天这个评审会,就是给‘仿古’二字正名:这是文化,是艺术,是科学,不是造假,是中国人民在恢复历史文化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从今天起,要理直气壮的说‘仿古’。”
郑老说的对,仿古石雕是文化,而且是底蕴很深的文化。首先各个朝代的石雕风格、造型、服饰、神态、刀法各不相同,再者年代不同风化度也不同,这些都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活。这种仿制的目的是追求艺术效果,而不是仿古趋利行为,与以盈利为目的,带有欺骗性质的造假有本质的区别。仿古石雕艺人们没几个进过高等学府,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掌握的,有的已超过了专家。仿古石雕的工艺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举个例子。
志国石材雕刻有限公司的李经理卖了一件产品,几天过后客户打来电话,都带哭声了:“李老板你卖给我的石雕是什么年代的?”“现代的呀!天藤湘子”“那件石雕被海关扣了,经省级专家鉴定说是宋代的,说我涉嫌倒卖文物万虹萱,要拘留我,你快来吧!”李经理说:“你傻呀!宋代的那个价我卖吗?”“说的是呢,你怎么也得来救我呀!”李经理心想;这事不能不管,可也不能去,去了准被扣住,解释清楚了得费太多口舌西辽帝国。于是说:“就近x市我有个仓库,咱们在那儿见面吧!”电话那头公安们喜出望外,以为套住了大鱼,带着文物专家急着赶到仓库。到那儿一看,门口摆着件相同的石雕呢,公安马上叫文物专家鉴定。专家仔细查勘一番说:“肯定是宋代石雕”。几名公安涌上来拿手铐就要铐人。李老板说“慢”,命令员工打开库门,一摆手:“请”,库里堆满了,都是那个型号的石雕。李经理说:“鉴定吧,是宋代的吗?几天我就再造出一批这样的。”公安,专家大眼瞪小眼,全傻眼了。
这石雕的“仿古”水平够高吧!把专家都整蒙了。咱就得佩服仿古石雕艺人们的学识、功底;还得佩服,大自然几百年,上千年的活儿,他们艺人几小时就搞定。
仿古不等于造假,作伪不等于仿古,仿古也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传承。为“仿古”的正名,更明确了仿古石雕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雄县仿古石雕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更广阔。
商机与能人
惊天盗案引发的商机。
上世纪末清西陵发生了一起盗案。怡亲王允祥陵寝前的一对“望天吼”被盗。这对石雕高一米四,每个重约两吨,分别安放在十一米高的石柱上。凭盗窃的难度,就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珍贵!“望天吼”本来只有皇家陵寝才有,怡亲王允祥护国功高,雍正特批准许安放,这在王爷级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说他惊天,是盗窃分子使用了大型作案工具,他们使用电动切割机,把望天吼从石柱上切割下来,再用吊车吊下,装在大卡车上运走。这动静也太大了吧!时间不长案子破了,石雕被追回寄存在一个小学校里。谁料想,盗窃分子再次实施盗窃。又把石雕盗运到天津。案子虽然再次被破,但主谋是境外人,始终没逮捕归案。这案子可算奇闻异案!
旁人把这事当做奇闻热议一阵,也就罢了,可张岗人却从中发现了商机。既然盗窃者处心积虑,冒着天大的风险,一而再的盯住这石雕不舍,说明这东西奇缺,肯定大有市场,进而联想到,石雕的石料古今相同,没有差异,雕刻的刀工今人远胜于古人,只要突破做旧技术,就ok。于是好多家斥巨资投入仿古石雕,迅速壮大了石雕业队伍。这正是张岗人的远见高明之处。
这件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仿古石雕的发展。
由小做大的李凤山。
李凤山是大能人,他是较早搞石雕者之一。原本经营老瓷,在该行业渐渐走下坡路的形势下被迫转行。由于成功地修复了一件旧石雕,取得了些经验,转入石雕做旧。开始时小打小闹,在曲阳买一两件半成品,回家鼓捣鼓捣,拿到北京潘家园卖。一来二去摸着了门道,也摸清了市场需求,就购置了一辆大轿车,在曲阳——张岗——潘家园之间往返奔忙。渐渐地活儿越做越大,从小型的鱼缸、石桌凳、石摆件发展到大型的影壁、牌坊、石亭、石桥。品种也从单一的几种发展到几十、几百乃至近千种,企业初具规绥棱天气模。特别是承接了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大型石雕牌坊,九龙壁以及铺石雕地板等大工程后名声大振。这期间他不仅自己发展了,还带动起曲阳一个村发展石雕国遥新天地。
曲阳有个南故章村,村里有人搞石雕,由于交通不便,销量微乎其微。凤山到那村收购些半成品,加工后到北京销售,渐渐地为村里石雕打开了销路。由于双方都淳朴厚道,互相让利,合作的很愉快。凤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定了大单先到这儿找人加工,人手不够了,亲戚找亲戚,朋友找朋友,牵扯到全村人都为他帮忙,双方互利共赢:他为村里石雕产品打开了销路;全村的雕匠成了他的技术后盾,村也成了他的“关系村”。
像这样的关系村他不止一个,山东,福建都有。正是有强大技术力量的支撑,多大的活儿他都敢接。
2011年李凤山接了一大单炮灰重生记,别人说八千万,笔者问他,他腼腆的乐乐说:“两千万”。哇塞!两千万还小哇!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公司接了四川自贡市荣县白云寺一批活儿,日期临近了完不成,面临着巨额罚款,不得已求助李凤山。李出手相助,活儿干得挺漂亮,引起寺院的好感,想把修建舍利宫的的一大批石雕工程全交给他。
这项工程十分浩大,包括舍利宫及其基台都做成仿古石雕,台下三面安放二十七头大象,还有牌坊,山门,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而且已经确定了开光日期,四个月内必须完成。
面对这么大的工程,凤山有些犹豫,不干,到口的肥肉扔了?干,确实有困难,考虑再三还是干!于是接了订单。随后打电话多方联系,动用所有关系,动用全部技术力量,确保质量确保工期。
百密一疏,有件事忽略了,大型石材共需116块爱华学院,山东嘉祥那儿准备了110块,还差6块时,封山禁采的通知下达了,没办法,找到有关部门再三请求,又开采了六块,总算凑齐了。
几经努力提前完成了这项工程,保障了寺院按时开光,公司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后来居上的李志国。
李志国是张岗的又一个大能人,石雕业的佼佼者,赫赫有名。他起步较晚,不仅赶上了大家,还超过了绝大多数。2013年他为开采石料承包了山东济宁东平县一座山的采矿权,可见其魄力。
就在那年,贵州瓮安县草堂镇要修建一座大戏楼,号称亚洲第一大戏楼(竣工后大戏楼获国家金奖),总造价约三亿元。其中,戏楼台基、台阶、栏板、装饰板都用石料,再加上一些石雕等总造价约六千万元。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石雕界的同行们看着眼馋,都望而却步。李志国就是个胆大狼,他接了。他有自己的算盘,资金、技术、人力、运力都不成问题,关键是石料。倘若石料供应不足,误了工期,很可能遭受巨额罚款,赚不到钱倒赔上一头子。他很有头脑,先抓石料,跑到山东东平洽谈,承包了一年的采石权。这是别人不敢想象的。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开采了一年的石料不仅满足了大戏楼工程的需要,保障了如期完工,剩下的石料运回雄县使了二三年。
志国不仅魄力大,而且还细心,因为细心争取到一项不小的工程。
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在南京举行,南京修建一“青奥公园”,根据设计需要一批石雕栏板,石雕地板。这项工程竞争很激烈,参与的公司很多。当然都是新石雕。志国动了心思,特意做了几组“仿古”的。交到公园后,新旧对比,仿古的古朴凝重,有历史感,多数人欢迎,但都不敢做主,后来主管市长看了,对仿古的大加赞赏,于是拍板,都做成仿古石雕,连地板都换成仿古的。
张岗仿古石雕的事太多了,几天都说不完。
纵观张岗仿古石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遮遮掩掩到正大光明,从穷乡僻壤到“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石雕产品走出了张岗,走出了雄县,走进了北京,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同时造就了一批企业家,一批艺术家,也造就了一个产业,造就了一个石雕文化!更造就了一种工匠精神怨妇诗,这种工匠精神将成为建设雄安新区的动力!
2016年,中共张岗乡党委,张岗乡政府因势筹谋,酝酿举办首届“中国仿古石雕(古玩)文化艺术节”,酝酿创建“中国仿古石雕(古玩)文化特色小镇”,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中国仿古石雕文化之乡”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借着这股强大的东风,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必将成为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收藏、关注、点赞。
作者简介:宋忠臣,1946年生,中共党员,河北雄县人,曾任小学、中学教师、校长。退休后从事写作,著有《白洋淀的故事》(一)(二)集墨蛇狂情,《雄县民间文学》等。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雄县志副主编。
雄州文化故事
谈雄安的时候我们谈什么?
有文化,有历史,有民俗,
给您再谈雄安加点料!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