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深圳天威视讯【鞍山往事】连载(90)罗丹-鞍山广播电视台

【鞍山往事】连载(90)罗丹-鞍山广播电视台
请收听:

鞍山交通广播诚意巨献《鞍山往事》栏目
爱鞍山,就来聆听《鞍山往事》
今天的鞍山往事,我和听众朋友共同追忆一位
新中国的文坛先驱者——罗丹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的四十年代末。
清晨,在鞍山市铁东区一栋日式的居民小楼的一间古朴静谧的书房里,一位眼窝深陷、目光迥然、面容清瘦的中年人安静地注视着窗外葱郁的花园。这位陷入沉思中年人安如磐石,如不是他指尖的香烟袅袅升腾,你会以为时间在此静止。他,就是新中国的文坛先驱者罗丹掌御九天。

(1990年,罗丹在鞍山住宅留影)
时光流逝,寒来暑往几十载。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在罗丹的笔下,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催生出一部又一部讴歌无产阶级的优秀作品——诸如《风雨的黎明》《小号手》《薛秀明》《秘密情报员》《飞狐口》《严峻的岁月》等等,每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瘪四与大头蛋,都感动了无数人,振奋了无数人,他的每一部佳作,都深深地折射出他对新中国,对工人阶级至真至诚的热爱。
1911年,罗丹出生于广东兴宁县龙腾区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他从小聪颖,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县立中学。当时,正值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罗丹接触到进步书籍和进步青年零点书院。他热衷于阅读《新青年》《独秀文存》《鸭绿江上》以及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名家的作品,使罗丹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让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也萌生和坚定了追求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信念。
然而不久淳化天气预报,罗丹因为参加学生罢课活动被开除。随后漂泊广东东江打工糊口。工作固然艰辛劳苦,可他只要有时间,就孜孜不倦读书学习,并且开始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也就是在这期间,罗丹参加了“世界语学会”“新文学学会”等中共领导的进步组织。他在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革命文学作品的同时,开始参与编辑革命刊物《海岸线》《新世界》,并主编《星画日报》的专栏周刊《黎明》和《火炬》。
1937年的7月,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头那猛烈的炮火夹杂着中国人民的鲜血和屈辱,但也惊醒了无数仁人志士,惊醒了无数中华儿女。全国各地的文学和新闻工作者们,更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发出最强烈、最愤怒的呐喊。此时的罗丹临危受命,担任起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理事,潮汕战士文化协会理事长地府神职,并且主持出版《战时文化》刊物。
1938年的4月,罗丹在革命圣地延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大”学习期间,他经常倾听党中央领导人的教诲,并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这为他以后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罗丹在延安中央军委政治部工作期间与战友合影,右为罗丹)
“抗大”毕业的罗丹被调往中央军委政治部,并以《挺进报》随军记者的身份,进入晋察冀军区一线开展采访工作。若干年后,重返延安从事文学创作,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大量短篇小说,赢得了党中央领导和读者的好评。

(1946年,罗丹任大连日报社社长期间留影)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丹离开延安,奔赴东北,担任大连日报社社长尾关优哉。之后,去鞍钢支援建设。先后担任當時的鞍钢制造三厂第一任厂长、炼钢厂副厂长等职。在这期间,罗丹和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共同艰苦创业,亲眼见证了鞍钢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峥嵘历程。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座高炉,每一台轧机,每一个工人,他用一双文学工作者的眼睛,观察着身邊每一张质朴而坚毅的面孔广成天尊,记录着鞍钢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亲历的一切,使他对伟大的鞍钢产生至深的情感,而工人阶级那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深深地感染着他,震撼着他,成为他日后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1950年,鞍钢制造部领导同志欢送陈达夫妇调东北局工作,在鞍山合影)
无限的情感和创作欲望,涌动在罗丹的内心深处,他为所处的伟大时代而激动不已,时常登高远眺,遥望夜幕下那生机勃勃、灯火辉煌的鞍钢。他慷慨赋诗:“峰岫悬灯千嶂夕,云烟胧月九河秋。”罗丹动情地诠释了这诗句的心境——夕阳西下,望着千山脚下那灯火通明的鞍钢,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与延安战友朝夕相处的情景,想起“窑洞前无一寸钉”的艰苦岁月,看到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当代中国,心情总是异常兴奋,彻夜难眠。
1953年,罗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任专业作家。为了能专注于文学创作,他辞掉了鞍钢铸管厂厂长的職務,用全部精力潜心创作《风雨的黎明》一书。
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无论风霜雨雪或是皓月当空,罗丹的那间小书房中永远亮着发黄的灯光,他时而如雕塑般沉思冥想,时而如骤雨般舞动笔尖,时而如失望的老人般长吁短叹,深圳天威视讯时而又如少年般擊掌欢笑......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罗艳芳罗丹的力作《风雨的黎明》问世了。
小说描写了1948年鞍山解放后,在鞍山市委领导下,党员干部深入鞍钢生产一线,发动工人群众,使鞍钢逐步恢复生产建设,并支援前线的生动画面。讴歌了解放后鞍钢的第一代工人阶级,一边协助解放军全力恢复炼钢生产,一边与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秘密护厂队”展开尖锐斗争的光辉事沈阳鬼楼迹。在工作和斗争中,鞍钢工人第一次接触了共产党公主耍心机,并在斗争中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历经风雨、饱受苦难的鞍钢,也终于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黎明,开始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读书浪潮,读者们争相阅读,一书难求。次年春断桥残雪简谱,全国文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茅盾在报告中赞扬此书为“十年大庆中国文坛10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被赞誉为新中国第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册。至此,《风雨的黎明》为罗丹带来崇高荣誉的同时,也确立了他在新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在新中国诞生的十余年岁月里蒙山中学,罗丹更是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和发表了《小号手》《薛秀明》《秘密情报员》《飞狐口》等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中短篇小说集《飞狐口》被翻译成俄文、哈萨克文畅销国外香妃三宝。
生活中的罗丹,尽管头顶无数光环,享受政府特殊优厚待遇,但是,他淡泊名利,简朴率真。他没有太多的嗜好,大多时间,都是拉上厚厚的窗帘,点上一支烟,把自己关在昏暗的书房中,畅游在文学创作的天地里。

(1978年罗丹在鞍山台町家中留影)
罗丹极其爱书,平日里爽快的他,一提到书就显得十分“抠门”。一次,作家陈淼在拜访罗丹时,想借本《资本论》读读,不成想罗丹谎称此书已丢失。陈淼心知肚明,他知道罗丹是那种什么都可能丢创始元灵,唯独不可能弄丢书的人,只是不想借罢了。内心虽有不满,但他转念一想,像罗丹这样嗜书如命的人天精地华,不外借藏书也实属正豆丹常田爪爱里。多年之后,老友再次相见,陈淼“耿耿于怀”的挖苦罗丹“抠门”。
罗丹一生都勤于笔耕,对文学创作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只有在“文革”期间,因为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被迫停止写作。平反后,罗丹再次提笔耕耘,他激情涌动,完成了《风雨的黎明》的姊妹篇《严峻的岁月》的创作。此间,他的身体曾两度做过手术,但每次都以豁达与乐观的精神,继续着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红军时期就投身革命的罗丹,离休后享受国家正厅级待遇。他虽然长期重病在身,但是他始終坚持与疾病做斗争孙晓雯,坚持创作。他以国家之忧为忧,以文学之乐为乐,彰显了老一代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欧泽鲁克。国务院为表彰他在文化艺术事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为他颁发了特殊津贴和证书。
年过古苏立生稀,壮心不已。踏入文坛六十余载的罗丹,在步入晚年后,依然对文学创作保持着极高的热情,除了完成《严峻的岁月》外,又整理和创作了大量雄健睿智的古体诗词。这些古体诗在老人1995年辞世后,以《罗丹诗选》为名结集出版。
晚年的罗丹,心存宏愿,要完成他的第三部反映鞍钢发展的长篇小说。

(1991年,老作家们在鞍山聚会时合影。左起:草明、魏巍、曾克、罗丹、雷加)
然而,作家仙去未能如愿,但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作品和闪光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人们,为鞍钢的发展,为祖国的更加美好,去不懈耕耘,去努力奋斗。
节目编辑:林 晗
节目录制:林 晗
文字编辑:小 鹤
微信编辑:许 媛
资料提供:张毓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鞍山交通广播荣誉出品
图文编辑:小鱼
鞍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号:ASTVZX

▲长按关注,更精彩!
鞍山交通广播微信号:asjt995

▲长按关注,更精彩徐子欣!节目调频:FM99.5 AM1458节目时间:每周一、三、五 22:30